系統簡介
全球氣候變化產生了城市熱島、雨島效應,未來城市極端氣象事件會越來越多,持續強降雨天氣將導致城市內澇災害頻發。城市人口和GDP密集,一旦成災,損失嚴重。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來最強暴雨,單日降雨量達460毫米,導致市區大面積內澇,受害面積16000平方公里,導致160萬人受災,77人遇難,1萬多輛車受損,經濟損失超過百億。 分布于城市中的隧道和立交橋等低洼路段在遭遇短時強降水天氣時會由于排水不暢或者排水能力不足而形成深度積水,輕則阻塞交通,重則危害過往車輛和行人安全。市政、防汛、路政等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亟需一套能夠實時監測路面積水狀況的城市防汛預警應急指揮系統。
FY-WSC1000城市積水監測預警系統主要由采集終端、通訊模塊、電源模塊、信息顯示屏等組成。該一體站在內澇發生時根據預先設定的參數采集內澇積水的準確數據信息,經過本地存儲、數據處理以及協議封裝等,由通訊模塊將數據信息發送到監測中心,同時將檢測到的道路水位信息更新至信息顯示屏,提醒過往行人和車輛注意安全。
	
應用領域
(3)交通管理部門通過該系統可實時掌握低洼路段的積水狀況,并借助廣播、電視、短信、微信等途徑為廣大群眾提供出行指南,避免人員、車輛誤入深水路段造成重大損失。
	
	
	
	
	
	
	
	
	
系統構成
城市洪澇監測預警系統由四部分組成:傳感層、傳輸層、平臺層以及展示層。傳感層主要包括流量傳感器、水位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和視頻采集攝像機等組成,主要功能是實時在線采集流量、水位、雨量以及視頻等信息。傳輸層由專用RTU和電信公網組成,主要功能是實時讀取和處理各類傳感器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平臺層。平臺層主要包括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收集、存儲、整理、分析。展示層主要由LED屏等組成,支持遠程定時更新數據,其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向公眾快速、真實的展示城市洪澇監測預警系統運行情況。
系統功能
技術參數
| 名稱 | 
				 測量范圍  | 
			
				 分辨率  | 
			
				 準確度  | 
			
				 備注  | 
		
| 
				 雨量  | 
			
				 0~999.9mm  | 
			
				 0.2mm  | 
			
				 ±4%  | 
			
				 測量要素可配置  | 
		
| 水位 | 0~10m | 0.01m | ±0.5% | |
| 
				 供電系統  | 
			
				 太陽能、直流、市電等  | 
			
				 選配  | 
		||
| 
				 通訊系統  | 
			
				 RS232、RS485、USB、RJ45、GPRS、數傳電臺等  | 
			
				 選配  | 
		||
| 
				 安裝支架  | 
			
				 一體式  | 
			
				 
  | 
		||
	工作環境:-50~+80℃、0~100%RH ;
	可 靠 性:平均無故障時間>6000小時
	防護等級:IP65,防雷擊、防電磁干擾、防鹽霧腐;
	采 集 器:嵌入式操作系統采集器,多通道數據采集;      
	數據存儲:4M FLASH 數據存儲器,可擴展U盤存儲器;    
	走時精度:實時時鐘,準確度優于 20秒/月
	系統供電:太陽能/交流/直流供電模式;  
	系統功耗:依據配置標定;
	采集功能:采樣存儲可遠程升級;
	通訊方式:GPRS/CDMA/ 衛星遠傳中心站及現場直連;    
	數據輸出:氣象規范/用戶定制 
	

